首页  组织机构  师资队伍  本科生教育  研究生教育  科学研究  党建工作  学生工作  下载专区  招生就业 
您的位置: 首页>学生工作>学团活动>正文

【承典铸魂 】传承经典,铸魂育人——重阳节

时间:[2021-10-14]  来源:

数学学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承典铸魂”教育活动,传承经典、铸魂育人,促进学生全面成长成才。

基本简介

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称为“重九”。汉中叶以后的儒家阴阳观,有六阴九阳。九是阳数,固重九亦叫“重阳”。民间在该日有登高的风俗,所以重阳节又称“登高节”。还有重九节、茱萸、菊花节等说法。



除此之外,九月初九“九九”谐音是“久久”,有长久之意,所以常在此日祭祖与推行敬老活动。重阳节与除、清、盂三节也是中国传统节日里祭祖的四大节日。只是近年来,人们对老人的推重,故此节日又被称为老人节。

历史渊源

重阳的源头,可追溯到先秦之前。《吕氏春秋》之中《季秋纪》载:“(九月)命家宰,农事备收,举五种之要。藏帝籍之收于神仓,祗敬必饬。”“是日也,大飨帝,尝牺牲,告备于天子。”可见当时已有在秋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飨天帝、祭祖,以谢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动。

重阳节的原型之一是古代的祭祀大火的仪式。作为古代季节星宿标志的“大火”,在季秋九月隐退,《夏小正》称“九月内火”,大火星的退隐,不仅使一向以大火星为季节生产与季节生活标识的古人失去了时间的坐标,同时使将大火奉若神明的古人产生莫名的恐惧,火神的休眠意味着漫漫长冬的到来,因此,在“内火”时节,一如其出现时要有迎火仪式那样,人们要举行相应的送行祭仪。



演变过程

重阳节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重阳节的起源,最早可以推到春秋战国时期。战国时代,重阳已受到人们重视,但只是在帝宫中进行的活动。

汉代,过重阳节的习俗渐渐流行。相传汉高祖刘邦的妃子戚夫人遭到吕后的谋害,其身前一位侍女贾氏被逐出宫,嫁与贫民为妻。贾氏便把重阳的活动带到了民间。贾氏对人说:在皇宫中,每年九月初九,都要佩茱萸、食篷饵、饮菊花酒,以求长寿。从此重阳的风俗便在民间传开了。



民俗活动

重阳节是杂糅多种民俗为一体而形成的汉族传统节日。庆祝重阳节一般会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意,况且秋季也是一年收获的黄金季节,重阳佳节,寓意深远,人们对此节历来有着特殊的感情,唐诗宋词中有不少贺重阳,咏菊花的诗词佳作。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九月九 · 重阳节

九月已至秋意浓,九九重阳寄乡思。在这一天,人们通常都会登高望远插茱萸,饮酒访亲品花糕。而今我们已在他乡,种种原因我们不能与家人共度这段美好的时光,可能这就是每逢佳节倍思亲的切身感受。

还记得我们不谙世事的孩提时候,每天最盼望的就是早点和父母去看望老人。那时候在我们心中,家长永远是那么严格的标尺,而长辈们是我们最亲切的老朋友们。

小时候做坏事的时候,他们总会护着我们,父母要打我们的时候,我们总会一头钻到姥姥奶奶的怀里,听着他们对我们父母那轻轻的训责。淡淡的雪花膏的味道也就这样成为我们记忆中的味道。

慢慢地,我们长大了,学业变忙了,朋友也多了,我们就和我们的老朋友见面变少了。但是他们还会坐在小院的门口,瞧着我们时常回去的路。到了节假日,我们多了很多作业,也让我们的心情变得很焦虑。但是他们不会厌烦我们的唠叨,他们会静静地听,然后轻轻地安慰着我们。

现在我们来到他乡求学,又逢重阳,思家之情更加深切。在这个思念的节日中,往事如昨,回忆涌来。无论天涯海角,不管陪伴与否,都会为远方的亲人和朋友,送上一份真诚的祝福,愿诸事顺遂,一切安好。

上一条:激情辩论,无悔青春

下一条:招新进行时,“媒”你不行!

关闭窗口

长春师范大学数学学院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学校办公室创e工作室 网络中心